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人生大小事] 想要投資理財最重要的要素!

  
投資理財想要賺錢,最重要的要素:錢!!!
沒有錢、資金、籌碼,你什麼都做不到!!!

有人會說:可是收入低、生活開銷高、敬老費、房貸、車貸、小孩子教育費,這麼多支出,我是月光族,怎麼還會有錢投資呢?

一般人都是:收入-開銷=儲蓄(第一種)
但其實應該:收入-儲蓄=開銷(第二種)
相信一般人都是以第一種的方式過生活,因此大家都口袋空空。
我們應該改用第二種方式生活,這樣生活才會有不同。

有人會說,這說得容易,做得難。
但我想請大家冷靜下來思考,這真的有這麼難嗎?其實沒有
一般我們的開支,不外乎食衣住行育樂醫療保險
說句粗俗點,但又非常貼切的諺語:沒有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種瀉藥。
當收入不夠多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資格滿足那麼多的物質欲望、沒有資格享受那麼高的生活水準。

解決方式
第一:比較積極的做法
我們要去做更多的工作、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好讓我們可以賺更多錢。如此一來,什麼東西想吃、什麼東西想買、想要住哪裡、想要開什麼車,都不會是問題。但是,這積極的方式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第二:相對消極、但依舊積極的做法
每個月收入先扣除儲蓄部分,剩下的才是這個月可以花用的錢。
有人一定會說:不行呀~房租、伙食費、交通費、孝親費等等加起來就已經超過多少多少了...
但我會說:那你就住偏遠一點、你就吃飯節省一點、你要跟家長商量孝親費是否能夠些微縮水一點...(這是必經的過程

我一直以來的座右銘: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當自己還在聚集能量的時候,當然是要先把自己顧好。如果自己都顧不好了,拿什麼養別人、拿什麼跟別人分享。
所以我強烈建議:要先有儲蓄、才有開支。

存下來的錢不一定要買股票、基金、房地產、定存...
存下來的錢,就算是簡簡單單放在銀行活存都沒有關係!
有人就會說:可是有人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耶!怎麼辦
依照我的經驗,千萬不要相信這句話!!
所有的理財工具(包括定存)都是有風險的。
風險伴隨著投資報酬率,但卻不是高風險就一定會有高報酬。
資金運用在正確的地方時,才會有正常的報酬。然而人人都不切實際地要求超額報酬。

因此,我認為儲蓄是所有人都應該要徹底執行的一件事!
開一個平常不會用的帳戶,每個月領到薪水,不管一百元也好、一千元也好,就先存到這帳戶。另外,這個帳戶中的錢不管是因為投資而減損或是增加,都不可以領出來用。這樣才會累積越來越多。
也因為這是不可以領出來用的錢,所以存進去之前,請仔細思索要存多少金額進去。不要一下子太貪心而把所有的錢都存進去,最後只會逼不得已,又領出來花掉而已。

這存下來的錢,十年後、二十年後、不管是要買房子或是突然家裡有緊急狀況需要用到錢,這將會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很重要的助力。

說幾個我生活中體驗到的、親眼目睹的一些事例跟大家分享

有些親人在投資股票,或者我們姑且稱之為投機也罷。
相信大家也許都有聽過,股神巴菲特說要危機入市。也就是大家恐慌的時候,我們要冷靜買股票。而在大家一頭熱的時候,我們獲利出場。
但是當大家恐慌的時候,往往我們也是恐慌的人群中之一。我們身上也會沒有資金可以在大家恐慌的時候進場買股票。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大家一定要有存「投資用資金」的習慣。這樣當股市在跳樓大拍賣的時候,你才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物美價廉而且以後會變得超有價值的便宜貨呀!

或是說,我們往往經過一些正在拍賣的書店或是精品店,都會看到許多價格只剩下原價十分之一、十分之二的珍貴書籍或是寶貝,但是我們卻買不下手。原因就出在我們平時沒有準備「投資資金」。

突然想到蝗蟲與螞蟻的故事:不斷玩樂的蝗蟲VS不斷堆積穀物的螞蟻
到了冬天,當然是有「儲蓄」的螞蟻可以繼續存活,而沒有「儲蓄」的蝗蟲就被冷死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

另外我認為「理財智商高低」也是M型社會的許多成因之一。

我們先以「大家都奉公守法、都很有良心」為前提:
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就是因為他懂得如何在既有規範之下,讓自己的資產越變越多。
普通人之所以生活困苦,就是因為普通人總是覺得生或中有許多的困難並且認為許多事情他們都做不到。

我也不是M型社會的有錢人,但是我覺得我很富有:我的腦袋很富有!
我可以藉由我富有的腦袋,讓我一步步變成一個腦袋富有、口袋也富有的人!

最後再次重申:儲蓄非常重要!
透過腦袋富有的過程,加上既有的「投資資金」,慢慢地一定可以變成「腦袋富有」+「口袋富有」的快樂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